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国家航天局对外宣布,祝融号火星车已于5月22日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作为火星车“坚固性”的保证和稳定可靠的基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制的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具有不同的碳化硅含量和不同的基体铝合金,对实现火星车的“稳健行走”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作为我国使用铝基复合材料占比最大的航天器,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提供的铝基复合材料,加工出几百件不同类型的部件用于天问一号火星车。
与传统的铝基碳化硅基复合材料相比,新型复合材料具有塑性提高一倍以上、强度高、各向同性强、耐磨性好、尺寸稳定性好等特点。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说,研究人员突破了各种技术瓶颈,制造了不同规格的复合材料样品,以满足火星车不同部件的要求。
由于长途飞行和在轨软着陆的要求,火星车材料首先要“轻”,重量控制在克以内;第二,必须满足滚动轴承和耐磨性要求,同时必须具有“耐磨性”,以确保在火星表面“使用”时,它不受冲击、碰撞等复杂工况的破坏,但传统的金属材料很难满足这些要求。
通过严格的地面试验,数据表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制的新型铝基碳化硅材料完全能够满足火星复杂地形引起的冲击磨损条件。
相关技术方案得到了路虎总体设计单位的高度认可。